3月27日,上置集团发布公告称,上海金心未能到期偿还一笔人民币1.815亿元的应计利息。而上置集团和中崇滨江分别持有上海金心51%和49%股份,具有提供股东借款以满足上海金心资金需求的责任。
据悉,该笔人民币1.815亿元的应计利息需于2022年3月21日由上海金心到期偿还。
公告显示,上海金心置业有限公司、贷款人及担保人此前订立了一系列银团贷款协议及相关延期协议,涉及最高本金额人民币50亿元的贷款,其中本金人民币44.5亿元已提取。
根据延期协议,该项贷款延长到期日为2022年12月26日,2018年8月7日之前发放的贷款利率为4.275%,之后为4.9875%,贷款人有权将逾期利率提高50%。
据悉,该笔人民币1.815亿元的应计利息需于2022年3月21日由上海金心到期偿还。
上置集团表示,正与上海金心及中崇滨江就应计利息付款的计划以及就逾期付款及修订相关付款条款积极地与贷款人商讨。由于公司已收到贷款人的催告函,有可能已触发由集团订立的其他贷款协议的交叉违约。
于2022年3月22日,贷款人已向上海金心及担保人发出要求函件,要求上海金心及各担保人应履行相关付款或担保责任,于2022年3月31日前支付应计利息及相关的逾期利息。
于本公告日期,上置集团已评估相关贷款人就该等潜在交叉违约(包括尚未到期及可能违反其他贷款授信)可能要求偿还贷款人民币2.849亿元。为履行还款责任,上置集团一直考虑多项集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出售资产、加快收回其他应收款项及计划股本融资。
另悉,上置集团已向联交所申请公司股份于2022年3月28日(星期一)上午九时正恢复买卖。
上置集团成立于1993年,1999年在联交所上市。2015年创始人施建涉案被查后,上置集团陷入资金困境。彼时,上置集团被视为地产圈的“肥肉”,先被保利地产看中,后被中民投火速入主。当年10月,中民嘉业以14.9亿港元代价成为上置集团控股股东。后者成为中民投继阳光城、亿达中国之后的又一地产平台。官网信息显示,上置集团目前已布局伦敦、旧金山、悉尼、香港、北京、上海等二十多个城市,开发了多个高端住宅、综合体项目。
股权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中民投通过嘉顺控股和 Zhi Tong Investment Limited Partnership合计持有上置投资74.98%股份,施建控制的上置投资持股14.05%,为第二大股东。
创始人被查
中民投“抄底”上置集团
上置集团创建于1993年,创始人施建是上海第一代地产人,也是地产圈的元老级人物。上置集团于1999年在港交所上市。
2015年,创始人施建涉案被查。
上置集团彼时内部公告称,董事会主席施建在2011年到2014年之间擅自以公司名义为5家关联的公司提供6次贷款担保。从银行贷款33.8亿元,未还款的总额为23.7亿元。
此举并没有获得董事会批准,当时在任的董事会成员也都不知情。至此,施建丧失了公司的控制权。
彼时,上置集团被视为地产圈的“肥肉”。已布局伦敦、旧金山、悉尼、香港、北京、上海等二十多个城市,开发了多个高端住宅、综合体项目。
中民投旗下的中民嘉业以4.65亿总价认购了上置集团增发的股份,其持股比例将超过50%,成为上置集团最大股东。该收购价若按前一个交易日的股价计算,仅为1/4。
中民投入主后,上置集团扭转了连亏两年的局面,有所盈利并获得了百亿的银行授信。按照计划其将走上一条布局一线城市土地和海外地产市场,产业地产+金融地产的发展模式。
上置集团将出售资产加快回笼资金来履行还款责任,债权人包括工行、农行、建行及浦发银行。
而就在3月15日,上置集团还发布业绩盈利预告称,2021年度录得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
尽管2021年获得了“微利”,但上置集团危机始于2019年,其大股东为中民投。
中民投 “弃子”地产
2019年初,中民投资金链危机爆发,有着中民投身影的阳光城、亿达中国、上置集团,均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9年初,中民投资金链危机爆发,并开始断腕自救:2月初,将旗下上海董家渡”地王“项目中民外滩以121亿出售给绿地,并出清了持有多年的阳光城股权、出售沈阳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和旗下润斯投资51.1%股权等。
回顾2014年,董家渡是中民投花了不到5分钟就以248.5亿元的价格拿下上海外滩绝版的完整待开发地块,成为区域新“地王”。
危机爆发后的中民投多次有意转让上置集团、中国亿达的股份,但都没有结果。直到2019年,中民投对阳光城采取34亿承债式出售,彻底与阳光城分家,但在地产大环境收紧的情况下,2022年3月,阳光城与母公司福建阳光集团双双爆雷。
随后亿达中国也出现流动性危机,2020年出现违约,2021年将旗下物业公司以以12.73亿元卖予龙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