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发工资了吗”成为了我的口头禅,见面开口、网上对话第一句话都是如此,发工资三个字成为了我心中的魔障。
可能是我今年还没发过一次工资,所以我入魔了。
如果没有贷款,半年一结,一年一结又如何,如今负债累累,拍婚纱照都是找人借的钱,实在是吃不消了,想到年底如果结婚,更是头大,还有年底接房要考虑的装修贷,晚上睡觉都睡不着了,如今自己已经身无分文,后面这些我又该怎么办呢?
年轻人的压力我现在正在一步一步面临,现在我的心境完全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压力之大,家庭条件好的对于这些可以做到视若无睹,家庭条件不好的,都是父母东拼西凑的心血,想起以前参加朋友些的婚礼,看到富丽堂皇的酒店,心里想着以后结婚我也这样,如今轮到自己,在老家结婚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最大让步,现实就是如此。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2022年,1076万毕业生创造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就业供给,但是今年一季度,全行业应届生的需求同比减少了4.5%,简直是最难就业季,一年比一年难。数据显示,2000-2022年,从95万到1076万,中国高校累计培养了约1.25亿大学毕业生,接近日本的人口总数,这还只是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报考今年也是屡创新高,202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457万,比2021年净增80万,同比增速超21%。
供给端倒是越来越多,但现在需求端确是比以往减少了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培行业,其次就是我所在的房地产行业,就连一向坚挺的互联网行业今年也是裁员不断,这些行业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关键行业,并且受到疫情的冲击很小,没有旅游、餐饮、酒店影院这种受到疫情的冲击力大,直接濒临倒闭的那种,我在想,关键行业没有疫情都如此,那些受到疫情冲击的各个行业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我似乎有点悲观了,我应该宣传正能量,学习新闻联播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不应该贩卖焦虑。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发财靠康波”。什么是康波周期,康波周期,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一轮有40到60年。
任何一种周期都会历经“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循环往复,川流不息。疫情没开始前,我只知道全球的经济其实是在一个临界点,都在等老美,如今老美因为美元霸权坚挺到现在,没等到老美,等到了疫情,所谓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我感觉目前经济形势从新冠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从衰退期直接过渡到萧条期,复苏什么的,我目前反正是还没看到苗头。
其实以前,我最喜欢的一句至理名言是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身”
现在我想把这四句话后面再加上一句话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评论